[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中国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12 月 19 日,2020 CCF 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中国济南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表示,总体来看,中国区块链在技术研究、产业应用、监管服务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正集中力量开展,并在链上链下数据协同,以及软硬一体化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
在产业运用方面,中国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纷纷加快区块链应用投入,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政务、服务民生等领域已开展了积极探索,并涌现出一批示范性应用。
在监管方面,目前中国的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其核心思路是实名制、备案制,基于中央网信办,正在建设面向已备案区块链。
相关快讯:
声音 | 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支付功能演进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数字货币的推出:金色财经报道,11月27日,以“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为主题的2019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演讲表示,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支付领域有望进入“万物皆载体”的新阶段,支付方式会更数字化和虚拟化。支付功能演进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数字货币的推出。Libra的白皮书引起了全球热议,目前来看尚不具在国际市场推出的成熟性。但未来一旦推出,对全球支付格局的演变趋势很难预测。有可能的制度设计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支付功能的影响依然巨大。若采用央行—商业银行(或少数支付平台)组成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支付市场格局的分流及变化,取决于各金融机构的支付竞争力。区块链作为底层的技术,具广泛的应用范围。在一些去中心化的支付结算领域,区块链可发挥重要作用。若将金融技术与金融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规模化潜力的金融领域,全力解决应用中的障碍和痛点,区块链发展大有可为。[2019/11/28]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监控食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今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文章《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文章指出,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在“食”方面,农业信息化可及时检测与发现土壤墒情、肥力以及病虫害,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大数据提供精准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增收;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可以监控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整个流通过程,让消费者放心消费。[2019/6/21]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区块链技术能够推动中国工业质量的提升: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一个商品的生产到使用有三个过程,第一是生产,第二,流通、检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是不通的,连不到一起。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从生产的源头到使用环节把数据进行打通,老百姓扫个码,就能知道这个产品是什么流程,怎么造出来的,是真是假。现在很多人能喝得起茅台,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喝到的是不是真茅台,区块链技术能够推动中国工业质量的提升。”[2018/5/17]
郑重声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中国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