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Alex Kruger:世界主要央行将持有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加密分析师和经济学家Alex Kruger表示,世界主要央行将不可避免地持有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他称,“主要央行最终将把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持有。央行的黄金需求在过去十年中平均每年234亿美元。假设五年后,各国央行对比特币的需求达到其黄金需求的5%,这将增加12亿美元的比特币购买压力。”(The Daily HODL)
相关快讯:
量子经济学创始人:是推特被攻击而不是比特币 不要混淆:7月16日,针对众多名人推特被黑并发布数字货币钓鱼局一事,量子经济学(Quantum Economics)创始人Mati Greenspan发推称,是推特被黑客攻击了,不是比特币被攻击了,不要混淆。[2020/7/16]
声音 |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区块链网络可以使得信息的拥有者能够在扁平的互联网上进行安全交换:12月6日上午,2019 T-EDGE全球创新大会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被誉为“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在演讲中表示,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经济改变速度和思想改变速度一样快。对于未来趋势,乔治·吉尔德提出疑问,2023年市值最大公司仍然是谷歌类公司吗?还是密算体系公司?密算体系(cryptocosm)——区块链及其衍生产品的新架构。密算体系将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变化?乔治·吉尔德认为,现在的等级制度是一种不安全的网络结构,它使得世界上所有权力与金钱聚集在金字塔顶部。但是,区块链网络是一个扁平体系,可以使得信息的拥有者能够在扁平的互联网上进行安全交换,而且成本较低。[2019/12/6]
声音 | 经济学家巴曙松:区块链推动金融变革路径:《中国金融》2019年第8期刊发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等作者文章《区块链推动金融变革路径》,文章表示,当前区块链仍处于朦胧和野蛮生长的阶段,要真正实现在金融乃至其他领域的大规模实质应用,还需要突破共识算法的算力消耗、P2P网络模式的效率低下等技术短板的限制,求出突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最优解。从实践趋势看,尽管理论上还存在诸多争议,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界已纷纷在实践中探索区块链的应用空间,通过试点寻找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结合之路,在这一过程中,私人链和联盟链等应运而生。同时,“R3CEV”联盟、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等的成立,表明了各金融机构正加强合作、尝试共同制定区块链技术标准。此外,“监管沙盒”和“自动合规”等监管方式的创新,标志着相关机构也在积极求解区块链在开发之初就承载的自由主义理想与金融监管的兼容区间。
展望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技术变革,需要保持审慎客观、理性务实的态度。既不能因其技术的革命性和颠覆性,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区块链可以应用在所有金融场景;也不能因当前技术的不成熟和无行业标准共识的约束,就止步不前。区块链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金融领域中业务链条长、参与方众多、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复杂场景的痛点和难题,但并不适合部分单边、高频的金融业务。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要完全取代现有的互联网底层协议和金融基础设施,而是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并行发展,在不断解决起步阶段存在的内生性技术缺陷的过程中,迎来技术更迭所带来的社会演进图景。[2019/4/27]
郑重声明: 经济学家Alex Kruger:世界主要央行将持有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