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10年间比特币价格涨幅已超1300万倍]1月4日消息,比特币的价格屡创新高,正逼近3.5万美元。如果拉长时间线,从比特币2009年诞生后第一次在2010年产生价格所对应的约0.0025美元计算,截至2021年1月3日发稿,10年间比特币价格涨幅已超1300万倍。也就是说,当初投资100元人民币,目前已升值为13亿元。 不过,比特币短期涨幅实在太大,跟风资金的助推,使得比特币短线可能存在回调的可能。华尔街的一些分析师认为,比特币疯涨的趋势可能会在2021年初暂停。(证券时报)
相关快讯:
证券时报:中国数字货币前景可期:8月20日,证券时报发文指出,中国数字货币充分借鉴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支付办法,并且彻底摆脱了传统电子货币的发展思路,参考电子商务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并且在安全验证方面,采用了区块链系统,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数字货币。中国数字货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完全摆脱对现有互联网络或者“因特网”的依赖,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数字货币结算。第二,中国数字货币安全性是建立在主权货币管理系统基础之上的。第三,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大幅度节约交易成本和货币管理成本。第四,中国独特的数字货币发行方式,使得中国在数字货币推广过程中,可以绕开现有的国际交易规则,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方便之门。[2020/8/20]
声音 | 证券时报:Libra比BTC们离现实更近了 但仍然带有乌托邦色彩:7月18日,证券时报网发表新闻评论文章《Libra,能否超越乌托邦?》,文章表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虚拟货币”已证明是一场有害的乌托邦运动,它宣称要取代传统政府货币的豪言壮语已成为笑话。比特币和它的子子孙孙们能掀起阵阵波澜,在于它抓住了社会的痛点——政府传统货币发行无度,导致币值不稳,但 “造币”如火如荼根本原因在于许多人想通过无中生有发财,这决定了那些“币”的价值比传统货币更不稳定,根本无法有效进入流通领域。资金跨境流动始终是各国监控的重点,在Libra计划下,与世界上任何人之间的转账都可匿名瞬间完成,但政府绝不会放弃相应的监控,这个矛盾是根本性的。Libra最初构想把自己限定在支付领域,但它与主权国家现实之间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无法回避,但谁能保证万一它成功之后不扩张自己的领域呢?这样的非政府机构如果不断扩张领域会产生什么后果?谁也不知道。只能说,Libra虽然比比特币们离现实更近了,但要实施还有很多东西要克服,它仍然带有乌托邦色彩。[2019/7/18]
证券时报:说区块链“施压”银行业为时尚早:今日早间证券时报发布文章称,以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跨境交易上的应用为例,它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窗口期,但对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提升和实际收益的作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现在谈论区块链“施压”银行业,我们认为为时尚早。从国内银行业人士的反馈来看,当前区块链节约基础设备的效果还并不明显,它更多是降低多方合作的整体成本,尤其是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而这些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先行增加IT成本为代价。也正因此,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银行非核心业务应用,银行业并不担心区块链会“颠覆”整个金融业。区块链金融在国内资产证券化、保险、供应链金融、资产托管、贸易融资、权交易收割、银团贷款等场景上的应用,尽管目前还有待规模化和进一步完善,但是不难想象,未来一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对银行业的影响必然也是喜忧参半。毕竟,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经验和案例,对国内金融机构而言,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试验品。[2018/4/19]
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10年间比特币价格涨幅已超1300万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