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从预防犯罪视角对私人数字货币实施刑法规制 增设擅自发行数字货币罪]检察日报1月14日发表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曾婕署名文章《从预防犯罪视角对私人数字货币实施刑法规制》,文章指出,为了维护货币的发行和流通秩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刑法来规范与货币相关的行为,同时用刑罚来惩罚涉及货币的犯罪行为,甚至以重罪予以打击。私人数字货币犯罪属于新型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尤其是会给国家的货币体系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对私人数字货币犯罪进行刑法规制,及时完善刑法漏洞,是当前治理私人数字货币领域各种问题的首要任务。首先,增设擅自发行数字货币罪。其次,取消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对伪造货币罪伪造行为的限制。再次,对持有、使用假币罪进行修正。私人数字货币出现后,私人数字货币的使用不仅包括作为货币使用,也包括作为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工具使用;同时,行为人持有、使用的私人数字货币并非是伪造法定货币。
相关快讯:
俄罗斯总检察长:提议创建跟踪系统,打击加密货币相关网络犯罪:俄罗斯新任总检察长Igor Krasnov表示,过去五年,俄罗斯的网络犯罪激增25倍。2020年上半年已经有22.5万例,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92%。去年全年俄罗斯的案例总数只有29.4万。他列举了一些犯罪行为,如贩、腐败和资助恐怖主义,这些犯罪通常是通过加密货币和数据加密工具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匿名性。迄今为止,此类犯罪的定罪率仅为25%。他建议创建一个在线跟踪网络犯罪的自动化系统,并从根本上改变对此类案件的现有行动和初步调查方法。尽管他表示需要开发更多工具来打击与加密相关的网络犯罪,但加密货币本身在该国的地位尚不明确。(Cointelegraph)[2020/7/18]
美国总检察长:加密货币无法遵守美国反加密法案:业内人士称,美国参议院正在审议多项威胁加密(encryption)的法案,可能对保护用户隐私的技术构成威胁。这些法案包括《合法访问加密数据法案》(LAED法案)和《消除滥用和普遍疏忽的交互技术法案》(EARN IT法案)。虽然LAED法案仅在最近才向参议院提出,但EARN IT法案已经实施了几个月,并且已经进行了多次修改。隐私倡导者和产品设计师表示,这样的立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的隐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技术,并对短信、文件共享、隐私币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美国总检察长William Barr在该法案出台之日的一次活动中表示,掠夺者所谓的隐私利益不应该超过人们的隐私和安全性。他认为以太坊、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无法遵守这些法案。据悉,Barr长期以来一直是加密技术的批评者。(CoinDesk)[2020/7/15]
声音 | 检察日报:在司法存证中从公证背书转向技术自证是区块链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检察日报消息,4月17日,检察日报刊发文章《区块链技术的证据法价值》。文章称,随着互联网法院的推广以及若干司法区块链的建立,当事人取证和存证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对于解决当下诉讼案件爆炸、法官疲于奔命的司法现状极有助益。但也应注意,区块链技术并非毫无缺陷的技术,未来应出台更严谨的证据规则,保障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权。此外,从公证背书转向技术自证也是区块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否则实践中容易出现责任的转移,既可能导致伪证,也不利于提高效率。[2019/4/17]
郑重声明: 检察日报:从预防犯罪视角对私人数字货币实施刑法规制 增设擅自发行数字货币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