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国有大行都在推数字人民币,地铁、商场都能用]目前工、中、建、交、邮储等国有行均已开始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在这些银行网点,用户无需携带证件、银行卡,只需简单填写资料,申请白名单开通钱包,即可参与数字人民币测试。有观察人士提出,作为运营机构的6大国有银行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测试上,由最初的“内部邀请制”发展到“广泛邀请制”,国有行仍是运营主体。随着试点不断铺开,分析认为,央行APP统一监管+各行运营子钱包的综合模式已经浮现,并且可能是最终形态。(证券时报)
相关快讯:
声音 | 证券时报头版:时刻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违法犯罪:11月2日,证券时报头版刊文《时刻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违法犯罪》。文章表示,苏州相城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利用区块链概念开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以准备发币、将来有巨大增值空间为借口,对几十名被害者达247万元。这提醒我们,在国家提出把区块链技术作为创新重点之时,要防止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有意错误解读政策含义,甚至假借区块链等概念进行活动。国家把区块链作为创新重点,并不是要鼓励吹起各种虚拟经济的泡泡,也不是鼓励各种局。国家重视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为了让它服务好实体经济。对那些扯虎皮作大旗的人,或者故意把经念歪的人,应时刻保持警惕。[2019/11/2]
证券时报:区块链创业需谨慎识别误区:据证券时报,成熟的创业并非头脑发热、孤注一掷的产物,它一定是深思熟虑、仔细考察后的决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远离法律红线。区块链创业需要谨慎识别的误区为:1.警惕跨国汇兑;2.不宜开办交易所;3莫要炒币圈钱。各地对扶持区块链发展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足以见得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是得到承认。建议创业者仔细研读政策文件并进行市场调查,从市场需要和政府扶植中,找到更好的创业机会。由于刑事政策的变化,刑法打击圈的大小也可能有所变化,在法律边缘的创业项目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建议大家避免盲目从众,对热潮下的区块链创业应保持冷静思考。[2018/6/2]
证券时报:区块链成新术 大妈们且慢入场:今日,证券时报记者发文指出,今年以来,出现了大量打着“虚拟货币”、“区块链”等名义开展的局。子们抓住了普通投资者不懂虚拟货币、区块链,却又希望赶上虚拟货币投资热潮的心理,其局设置复杂,投资者容易上当。其中,中国大妈是最常见的受害者。陕西省政协委员张阳秋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还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资,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2018/5/12]
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国有大行都在推数字人民币,地铁、商场都能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