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证券时报今日刊文《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文章称,对于虚拟币相关资金的流动,金融机构严阵以待。有六大行人士表示,已有大行对境外炒币账户转账进行严格控制。这意味着,大银行内部对炒币账户已有识别。日前,上海一位接近六大行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人民银行要求各个银行机构建立反系统,一是人工方式,二是系统自动判别。如果有客户通过频繁转账来规避对大额资金流动的监管,不管是对公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银行都要给名单报上去,以做到尽职免责。至于说最后怎么处理,人民银行会单独调查。但是,也有接近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反模块对虚拟币投资行为缺乏针对性,只能预警一部分信息,并不好用。银行面对海量的交易,目前可能更多还是人工监控可疑资金、账户。
相关快讯:
声音 | 证券时报头版:随着区块链等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快速改变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11月27日,证券时报头版刊文《巴交所装上“中国脑” 中国证券系统成功出海》。文章表示,26日,深交所与巴交所正式签署技术输出协议。一个强大的证券技术系统,能够保障资本市场高效运转,是维护资本市场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主研发技术系统,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不仅是提升一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法宝,更是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改变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2019/11/27]
证券时报:加密资产并非“宝矿”:据证券时报,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资产,近年来成为投资界的新宠。作为数字加密资产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搜词。随着社会关注度提升,资金流入持续扩大,数字加密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飚升和剧烈波动,并出现了代币发行(ICO)及其变形(IFO),数字加密资产“挖矿”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说到底,数字加密资产并非无风险的“宝矿”。数字虚拟货币更适合被界定为数字加密资产。[2018/5/24]
证券时报:警惕区块链技术被人带偏跑道:据《证券时报》消息,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好东西,比如区块链的最大特点就是可追溯,节点上的每一个人不仅可以看到其他节点和所有区块甚至整个区块链的最新记录信息,而且能够查阅到任何一笔历史记录。同时,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即没有第三方平台,每一笔交易都是点对点的直接撮合而成,但由于区块链上都是自动记录信息,且数据一旦记录下来就无法单独窜改,故参与者并不担心自己会上当受。可惜的是,区块链这一极好的技术之器却被很多人带偏了跑道,目前全球真正懂得区块链专业技术的不足2000人,由此也不难看出,那些ICO平台其实是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行坐地生财之实。[2018/3/13]
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