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数字人民币没想替代美元和第三方支付]5月24日,数字人民币相关话题受到持续关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回应了近期部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讨论,澄清了部分误读。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无论怎么发展,也替代不了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对,因为DC/EP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本来设计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支付货币地位。”周小川说。
还有说法称,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与人民币国际化密切挂钩。周小川表示,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不会是太大的帮助。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取决于体制、政策上的选择,更多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是技术上的因素。
此外,周小川还回应了关于可控匿名的议论,他说,支付系统必然要在保护隐私和反、反恐、反和反跨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既保护隐私,同时还要对某些活动实行必要的监控。“中国DC/EP明确提出可控匿名,表达的意思就是保护隐私和反反交易,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国证券报)
相关快讯:
周小川谈比特币:要搞清楚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我们经历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现金融脱离了实体,比如影子银行、衍生品这些纯粹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的投机交易,和实体没有联系了,就容易出问题,以至当是一些国际大行的领导、交易员们看不懂,很难做好内部控制。“
周小川表示,要区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对于比特币这类数字资产,并非现在要下结论,但是”要提醒,要小心“,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东西都要说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2021/4/18 21:49:48]
周小川:中新两国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合作可从零售起步:11月23日下午,周小川在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发表关于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主题演讲。周小川认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之间在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之间的合作,首先应该聚焦于零售支付系统,因为在零售支付系统中,采用新技术提高效率,相对安全、有效。(财新)[2020/11/23 18:00:01]
声音 | 周小川:数字货币的监管是需要的、动态的且及时更新的:据财新网报道,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有以下四点内容几个方面:首先监管是必要的,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开发商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一些扭曲行为,出现一些对社会不利和不稳定的现象,也可能过度偏重一些短期投机,所以是需要监管的。同时,监管必须是动态的,必须动态演进。监管既要防止出现过分地压制新兴科技涌现的现象,同时又不能放得太松,有些事如果一定要等到出了负面后果才出来管,全社会的代价就比较高。再有一点,监管方面需要大幅度的知识结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的更新。最后,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可能还要从体制设置上来考虑,是否需要一种竞争机制?是否需要多个方案?因为即便当下找到了最好的方案,还不知道它的时间跨度怎么样。[2018/11/21]
郑重声明: 周小川:数字人民币没想替代美元和第三方支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