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矿机消耗大量电力,要把电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刀刃”上]5月28日,近年来,虚拟货币风生水起,引得不少人趋之若鹜。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实物,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需要根据算法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得,俗称“挖矿”。用于挖矿的“矿机”一般功率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149.37太瓦时(1太瓦时为10亿度电),这一数字已经超过马来西亚、乌克兰、瑞典的耗电量,十分接近耗电排名第25名的越南。庞大的电费支出让“矿主”们好像“候鸟”一般,哪里电费便宜就把“矿场”搬到哪里去。因此,我国虚拟货币“矿场”大多分布在电力资源充足而电费便宜的地区,例如火电资源充足的新疆、内蒙古和水电资源充足的四川、云南。“这两天,周围有不少‘矿主’已考虑关停‘矿场’或转移到海外了。”一名“币圈”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准备漂洋过海,将“矿场”搬到俄罗斯、芬兰、加拿大等当地允许且电力过剩的国家。要把电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刀刃”上。专家建议,电力资源充沛的地区可以建立市场准入、互联网企业用电大户监测、互联网异常流量监测等多维度常态化监测体系,加强源头把控。(新华社北京)
相关快讯:
声音 | 新华网:区块链助力破解信息孤岛痛点及云上数据安全保护工作:6月30日,新华网发文《云上“背书” 链上“解渴”——中小企业融资新“解”》称区块链助力,破解“信息孤岛”等痛点。当前,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也不断推出,以联易融与腾讯共同打造的“微企链平台”为例,平台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聚焦于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应用,通过核心企业信用沿着供应链传导到末端,让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可以获取真实信息,使金融机构高效地进行资金对接。此外,在云上数据的安全保护方面,业内也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防止云数据因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等,而导致的用户隐私泄漏、被恶意篡改等一系列安全性问题。[2019/7/1]
动态 | 新华网发文《跳涨的比特币是多空棋局还是避险港湾》:5月15日消息,新华网发文《跳涨的比特币是多空棋局还是避险港湾》,文中提到,近来尽管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比特币却重现火热行情。13日,单枚比特币价格突破8000美元关口,跳涨的比特币是多空棋局还是避险港湾,这再次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和猜想。并引援分析人士言论认为本轮比特币上涨动力尚不明确,市场操纵和短期因素仍不排除。尽管一些加密货币的拥趸认为比特币是数字黄金,但鉴于其历史相对还很短暂,加上其大起大落的行情,能否成为新的避险资产目前还有待谨慎观察。[2019/5/15]
新华网:区块链+Ai 智能风控实验室首批技术成果落地:新华网援引中国网报道,经过将近半年的潜心研发,第三方智能风控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同盾科技,从去年6月份就在加拿大设立北美智能风控实验室,其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用户提供专用的数字身份网络机制,有助促进用户业务发展,改善欺诈管理流程,安全共享信息,降低信用成本。从人员、资源、资金的投入都会集中来进行系统的落实,赋能区块链,探索区块链价值所在。[2018/3/4]
郑重声明: 新华网:矿机消耗大量电力,要把电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刀刃”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