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法定货币地位]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近日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上表示,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在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有必要主动创新法定货币发行和流通方式,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以优化法定货币支付功能,缓解私人数字支付工具的冲击,提高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长期看,数字货币或数字支付工具的出现当然有可能改变现有格局,但那是数字化进程和市场选择后自然演进的结果。姚前强调,在数字世界中,数字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隐私问题、安全问题或涉及更大的社会治理命题,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研究。姚前进一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法律法规、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当前数字美元、数字欧元、数字日元似已蓄势待发,与之相比数字人民币的竞争力在哪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华夏时报)
相关快讯:
姚前: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8月6日,蚂蚁链、罗汉堂、新浪财经共同策划的《寻找区块链力量》系列访谈第一集正式开播,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共话区块链如何赋能信任。姚前指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是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果数字时代的数据不可信,那么所有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空中楼阁。他建议要严把区块链入口,防止大量垃圾数据和低价值数据上链。
姚前建议,首先,设计适应性的顶层政策。立足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开展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系统性地编制区块链发展总体方案、路线图、任务单和时间表;由政府主导、有组织定向的开展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协同攻关,构建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深化政企共建,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其次,监管与自律并重,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机制。治理要宽严相济,建设要激励相容,要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新命题。
最后,要牵住区块链“数据治理”的牛鼻子,推动区块链高质量发展。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要加强国产密码算法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保障我国区块链安全可控。
姚前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提倡区块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强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治理,建立有效的区块链治理体系。[2020/8/6]
声音 | 姚前:区块链技术使金融活动更加自由开放:今日在由同济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等主办的中国(上海)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表示,技术浪潮打破了传统金融信息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区块链技术很好地适应了多边金融协作的需求,使金融活动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开放。[2018/9/12]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完善区块链治理机制,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表示,未来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两个极点之间,将会存在一个新的领域,各种区块链系统拥有不同的非中心化程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我们要完善区块链治理机制,要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正能量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在核心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不受制于人,同时要促进区块链技术整个市场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2018/5/18]
郑重声明: 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法定货币地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