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缺乏主权货币的国家将加密货币作为法币是自寻死路]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王永利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些缺乏主权货币的国家对货币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以比特币等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加密资产作为法定货币,必将因其本身价格大起大落而严重扰乱经济社会运行,国家没有任何调控手段,只能是自寻死路。(澎湃新闻)
相关快讯:
孙宇晨《中国银行保险报》刊文:波场TRON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公链之一:据最新消息,波场TRON创始人兼BitTorrent CEO孙宇晨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唯一工作日报《中国银行保险报》刊文《区块链技术带来金融服务的信任变革》。文中指出:“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掌握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不仅仅有着重大的国家利益,甚至关乎到国家的金融安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掌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主导权。在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积极掌握主导权,以央行为代表的政府机构带头研究,相关企业纷纷加入,如波场TRON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公链之一等,为中国在区块链金融领域争取更大国际话语权。[2020/11/11 15:37:01]
声音 |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疫情防控或加快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数字货币发行。“不过,我国的现代化新兴电子支付平台已经非常成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线上支付平台在全球已名列第一、第二位,” 李礼辉谈到, “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也取决于数字货币的效率、成本和便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谈到,总体看,受疫情影响,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病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频率大大下降,现金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受到了’排斥’,从而使需要当面进行支付的“纸币”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中国日报)[2020/2/16]
声音 | 麦肯锡:金融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中国银行业合规管理能力建设迫在眉睫:据证券时报消息,近日,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研报认为,金融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合规管理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从合规理念到合规体系均需与时俱进。麦肯锡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呈现的关键趋势包括金融科技强监管常态化。2016年以来,监管方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展开了多次专项整治,并在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等方面密集出台了多项严监管措施。在加强互联网金融风控的同时,监管机构也积极引入技术工具,提升自身工作效率。[2019/8/8]
郑重声明: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缺乏主权货币的国家将加密货币作为法币是自寻死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