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没有实际的价值支撑]8月27日消息,在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表示,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纯属投资炒作,人民大众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远离,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在此次媒体吹风会上,尹优平介绍说,针对虚拟货币交易操作可能出现反弹的势头,央行在今年会同有关部门在检测境外交易所和境内交易商,封堵打击交易网站、App和企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开展积极的应对工作,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热度明显下降。据悉,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央行积极配合牵头部门银保监会,在制度建设、监测预警、打击处置、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坚决打击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开展的非法集资活动。
尹优平透露说,下一步,央行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虚拟货币相关交易操作,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发现相关的非法集资犯罪线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人民网)
相关快讯:
政策 | 中国央行: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步伐:人民银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要因势利导发展金融科技,加强跟踪调研,积极迎接新的挑战。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继续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8/2/2019 12:00:00 AM]
政策 | 韩国央行:韩国“泡菜溢价”因市场过热等因素 需监控加密资产价差:韩国央行发布报告称,韩国“泡菜溢价”在今年早些时候显著扩大,国内加密资产市场比海外市场更加过热。供给没有随需求的增加而扩大;加密资产交易主要是个人而非金融机构;交易规模和专业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转让费增加等因素提高了“泡菜溢价”。
限制加密资产交易的供给因素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如果需求激增,加密资产在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将有增加的空间。有必要监控价格差异,继续进行教育和宣传,防止不合理的投资行为发生。
同时央行认为,交易实名制、汇款限度等监管制度限制了国外加密货币的国内供给。但考虑到防止、逃税等目的,不会为了解决“泡菜溢价”而放宽该制度。[9/11/2018 12:00:00 AM]
日本央行:在不影响技术革新下考虑数字货币监管:据Finance Magnates报道,日本央行(BOJ)高级官员Hiromi Yamaoka近日表示对数字货币设立新规并非易事。在路透社的采访中,Hiromi表示不同于中国和韩国,日本的首要在革新,因此在正式设立监管法规前,会事先考虑操作层面的适用性。虽然全球对规范数字货币交易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日本考虑的层面是如何在不阻碍技术革新的同时对交易也作出监管。[1/26/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央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没有实际的价值支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