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宽信用”创造良好环境]9月6日消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调控的着力点在两个层面。一是在总量货币政策方面,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二是在结构优化方面,应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宽信用”创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在市场有需要的情况下,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至下降利率水平,均是可选操作。相比而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更高一些。(金十)
相关快讯:
声音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目前区块链已开始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业务实践:据金融1号院公众号消息,近日,福布斯官网公布全球区块链50强榜单,中国建设银行、腾讯、百度均首次上榜,而建设银行是中国首家进入福布斯全球区块链50强榜单的银行机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目前区块链已开始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业务实践,包括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证券结算等。董希淼表示,未来我国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顶层规划和制度安排,加速底层平台、业务应用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一方面以此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杜绝借机神化、炒作区块链。[2/22/2020 12:00:00 AM]
声音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央行如果不发行数字货币将面临较大压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22日在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数字货币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央行如果不发行数字货币的话就会面临较大压力。朱民指出,上述压力包括来自市场的压力。目前市场上各种加密货币层出不穷,虽然这些加密货币不是主权货币,但它们实际上正在侵蚀主权货币的领域。一些小国家的央行特别担心,如果它不发行数字货币,所在国的主权货币很可能会被边缘化。全球不少央行大概在五六年前就已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包括加拿大、中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在该领域是走在前面的。(中国新闻网)[11/22/2019 12:00:00 AM]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未来可考虑将区块链引入信用领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科技和金融,特别是普惠金融结合可从三条路径入手。其中之一就是要解决信用问题,未来可考虑将区块链引入信用领域,创造信用,搜集信用,观察信用,刻画信用,从而方便使用信用。[4/29/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宽信用”创造良好环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