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员肖臻:当前隐私计算方案普遍计算效率较低]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2日,2021云栖大会-蚂蚁链“区块链+”可信链接技术发展与实践分论坛在杭州举行。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臻以《区块链+隐私计算融合技术趋势》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隐私计算的目标是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的分离,前景十分宏伟。但现在,隐私计算的发展仍处于早起阶段,并没有实现通用。其涵盖了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TEE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
肖臻指出,当前隐私计算方案普遍计算效率较低,零知识证明验证效率低,同态加密消耗资源多,查分隐私降低模型精度。而TEE的新人员与硬件厂商高度绑定,影响可信度,同时存在侧信道攻击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隐患。
肖臻介绍,区块链领域中应用最多的零知识证明是zk-SNARK技术。Zcash是zk-SNARK的第一个广泛的应用,Filecoin利用zk-SNARK完成了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
相关快讯:
北京大学张亚光: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会让金融活动变得更加复杂:5月22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2020年度“两会笔谈”座谈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张亚光副教授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体风格趋向稳健,“风险”和“安全”分别出现了6次和10次,反映了中央的危机意识和底线思维。其中,“重大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
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进而引发的债务风险以及后续的系统性风险。而数字货币发展的金融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其推进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会让金融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风险会变得更加地不可控。随着数字货币的实质化推进,新技术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也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环球网)[5/23/2020 12:00:00 AM]
声音 | 北京大学孙惠平:区块链为云计算提供新的途径: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区块链学术带头人孙惠平则谈到了区块链对于云计算的意义,他表示,云计算是虚拟的中心化,区块链的出现为云计算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我们看看云计算环境与早期的大型机时代有什么异同,都是中心化,但大型机是物理的中心化,云计算是虚拟的中心化。而数据过于集中,会带来数据的隐私问题、数据杀熟问题、中心控制问题。很多人认为云计算是计算模式的未来方向,这是在没有区块链的时候,区块链的出现可能给云计算提供一个另外的途径,就是分布式计算,区块链对云计算起到分布、信任、安全的保障。[5/16/2019 12:00:00 AM]
人物丨北京大学邓小铁:区块链没有保护专利的基因: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邓小铁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没有保护专利的基因,开源社区中公开算法往往会带来很多风险。所以有的区块链公司选择不公开算法,通过自己的市场权威获取公众信任。这是在分布式状态下相对中心化的做法:你相信我就好。通过这种“间接共识”推动市场的做法,在 “扩散能力”方面有局限性。[6/25/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北京大学研究员肖臻:当前隐私计算方案普遍计算效率较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