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10月25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日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央行官网)
相关快讯: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数字货币只是表象,重构支付网络才是远大宏图: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实验室执行主任,人大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在一场线上讲座中表示,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金融领域和政务领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具有高度融合性。日前,整个加密货币体系越来越丰富、多元、全面,金融应用场景也更加成熟,如在点对点的金融、区块链ABS、贷款清算、跨境支付等领域都有所突破。
杨东特别提到了最近一个现象级杀手应用Defi,Defi是一种去中心化金融,点对点的金融借贷。杨东认为,过去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资产的可信度核心在数据和画像,而这两项没有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但在区块链技术上是能够实现的,尤其是今年以来,数字化在加剧,数据、画像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高。杨东断言,点对点的融资正在成为趋势,同时,数据上链也正在成为趋势。
杨东最后强调,数字货币只是表象,重构支付网络才是远大宏图,重构一个支付体系比构建数字货币重要的多,区块链时代的开启,也是再造“清算体系”的最好机会。(证券时报网)[8/21/2020 12:00:00 AM]
声音 |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对区块链的监管需要打破传统,“以链治链”:据新京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今日撰文指出,对区块链的监管需要打破传统,采取一些新型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链治链”,也就是建立起“法链”,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对区块链行业进行监管,建立金融监管从双峰到双维的框架。若区块链技术被用于监管而非将监管者排除在外,那基于区块链的规制系统,无疑将有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监管科技,构建内嵌型的、技术辅助型的解决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并考虑技术自身特性的有机监管路径。[10/30/2019 12:00:00 AM]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区块链交易系统是互联网场外交易系统: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全球首届万国区块链技术博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发表《区块链与众筹金融的发展》主题演讲,他指出:区块链交易系统是一种互联网化的场外交易系统,是一个发布投资者证券买卖委托、连接各个参与者及其他市场的基于互联网区块链的互联互通系统。参与者在区块链系统上开户即可获得区块链私钥;通过私钥和对应的公钥即可参加在区块链上开展股权融资份额转让交易;获得份额的即时报价、接受咨询机构的信息服务、下达委托指令、清算、结算、交割等各个环节完全在区块链系统上运行。[4/21/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