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11月23日,主题为“数据觉醒”的“2021(十七届)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在线上召开。“元宇宙既包含数字经济中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指出,元宇宙是一个由数据组成的世界,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同时,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数据生产者、管理者、整合者、使用者等角色之间的权利边界存在一定的模糊交叉,导致数据要素的产权属性难以确认,将引发大量数据滥用的情况,区块链则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
在郑纬民院士看来,算力和数据是元宇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政府、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互联网创新领域都需要算力支撑。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数据要素化、市场化奠定了稳固根基。(东方网)
相关快讯: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成为工业互联网需要攻克的难点:据辽宁日报报道,10月18日上午,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院士表示,工业互联网存在许多技术融合、技术和产业的融合,特别是在流程行业的应用,工业的人工智能,互联网、5G、IPV6这样的网络技术,还有区块链等新的技术融合,这些技术本身融合和OT技术的融合,就成为工业互联网需要攻克的难点。[10/20/2019 12:00:00 AM]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区块链的本质决定其应用场景受限:据东方财富网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方滨兴近日在发表演讲时称,新技术的发展对于网络安全而言既有赋能效应又有伴生效应,因此人们既要应对新技术系统及其承载数据因自身脆弱性而引发的内生安全,也要应对新技术系统及其承载数据的应急,以及威胁外部世界而来的衍生安全问题。方滨兴以区块链技术为例,他表示:“区块链的思想是放弃中心,在一个无中心的环境下,它可以助力安全,但反过来在一个以监管中心为核心的体系里面,它就会助力攻击。现在人们为了真正应用上区块链在全力解决区块链缺乏监管的问题,但是在解决的时候有可能把区块链机制改造成中心制了,而改造成中心制就不叫区块链了,这是区块链天生的缺陷。”[8/22/2019 12:00:00 AM]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区块链技术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之一:据新华网消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鲸表示,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海量、多样、迅捷的数据处理,更是一种颠覆的思维方式、一项智能的基础设施、一场创新的技术变革。其中,物联网、智慧城市、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汇流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11/12/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