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投资者应警惕元宇宙故事]11月26日,证券日报发布头版评论文章“元宇宙故事有多迷人 投资者就应当有多警惕”。文章表示,这一轮元宇宙概念股大涨行情,相较相关公司的基本面,资本要素错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行情角度看,元宇宙概念在经过一轮大涨后,再次快速上涨,非理性因素明显增长。回顾历史,各种概念疯炒之时,都曾讲过“迷人的故事”;但缺乏足够基本面支撑的炒作,终究以一地鸡毛落幕。对于可能影响资本要素健康有序发展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性监管、针对性监管,既是三公原则的要求,也是投资者根本利益所在。对于元宇宙概念来说,它有多热,投资者的头脑就要有多冷静。
相关快讯:
声音 | 证券日报:发展区块链技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11月2日,证券日报刊文“发展区块链技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文章称,区块链技术并非完美无瑕。全社会应对区块链技术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特别是在当下,区块链顶着万众瞩目的光环,笔者认为,当前对区块链技术要避免陷入三个认识和实践的误区: 第一,区块链等于虚拟货币。 第二,区块链就是完美技术。 第三,区块链应该全民参与。 下一步,我国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顶层规划和制度安排,加速底层平台、业务应用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一方面以此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杜绝借机神化、炒作区块链。[11/2/2019 12:00:00 AM]
声音 | 证券日报: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在区块链落地方向各有不同:证券日报发文称,区块链是近年的科技热点,互联网巨头们对区块链的研发互相之间不遑多让。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下称:BATJ)等互联网巨头,如今在金融、医疗、电商、公益和法务等领域寻找区块链+解决方案,并已经开始小规模试点应用。实际上,记者注意到,BATJ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巧妙的避免彼此的“硬磕”,落地方向各有不同,如阿里巴巴系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更关注如何解决公共服务的实际问题、百度区块链布局重心则是金融领域、腾讯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重点更关注司法及税务领域、京东则是更多着眼于供应链管理及政务方面。[10/31/2019 12:00:00 AM]
分析 | 证券日报:区块链领域的投融资热度攀升:据证券日报报道,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领域的投融资热度攀升,共获222笔融资。其中美国和中国所获投融资笔数为179笔,合计占全球总数的80.6%。虽然我国在区块链领域获融资为141笔,远超美国的38笔,但在融资金额上相差不多,分别为64亿元和67亿元。从获得融资阶段来看,区块链领域种子/天使轮融资共有107笔,占所有轮次的48.2%;融资总额为16亿元,仅占所有轮次的10%,区块链虽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加入,但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从融资项目所在国家角度看,我国种子/天使、Pre-A、A轮融资事件分别为73笔、9笔和16笔,美国则分别为18笔、0笔和6笔。[7/20/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证券日报头版:投资者应警惕元宇宙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