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小散“挖矿”仍未绝迹]金色财经报道,据经济参考报消息,经过多管齐下,虚拟货币“挖矿”在国内被全面禁止。目前,清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地区遇到一些新问题也需引起重视,对个人“挖矿”监管仍存盲区。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自然人分散式‘挖矿’不是规模化的,也不是企业性质的,发改委、工信部对这类‘挖矿’行为没有办法。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今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执行居民电价的单位,若发现参与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研究对其加征惩罚性电价,形成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高压态势。
相关快讯:
经济参考报:挖矿及加杠杆或将成为接下来整治的重中之重:5月26日,经济参考报刊文“监管出手刺破泡沫 比特币频现‘瀑布’行情”。文章表示,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包括比特币在内,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狂欢”受惠于多国为应对疫情重振经济出台的宽松政策。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的推波助澜下,泡沫越吹越大,被提前透支。随着投机炒作风险回潮,监管重拳出击防范金融风险扩散正逢其时。被认为浪费能源的挖矿以及进一步放大风险的加杠杆,或将成为接下来整治的重中之重。随着监管及时出手保护投资者,狂躁的“币圈”已有明显降温迹象。不过,为避免不甘心者卷土重来,肆意操纵市场,后续监管细则仍有较大概率依次落地。从当前表现突出的问题看,对加密货币挖矿及加杠杆交易开展整治或成为当务之急。[5/26/2021 3:02:41 AM]
声音 | 经济参考报:针对区块链等的17项金融行业标准已经立项,正在加紧研究制定:11月27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金融监管发力补短板 多项政策细则将出”的文章。文章表示,该报获悉,多部门正密集谋划一揽子举措,加码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新政涉及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将制定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相关文件,对高风险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此外,针对新兴的数字金融热点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17项金融行业标准已经立项,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表示,金融标准建设迫切需要在重点领域补齐短板,顺应大数据、区块链等在金融业应用的发展态势,注重数据安全。[11/27/2019 12:00:00 AM]
经济参考报:银行“智能化转型”正在提速 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经济参考报4月9日文章称:银行“智能化转型”正在提速。日前公布的大行年报数据显示,物理网点布局和柜员人数增速普遍放缓,智能化成为各银行转型的突破口。一方面,效益较差的网点被裁撤,大而全的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多家银行明确,将重金投入金融科技以完成“弯道超车”。
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整体布局已初见端倪。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的金融科技布局中,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五大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扶贫、国际贸易、住房租赁平台、电商供应链等领域。例如,农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上线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产品“e链贷”;中国银行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钱包,将区块链技术成功应用于“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建设银行则探索“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年报也提到,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和信用卡获客领域,效果已经显现。[4/9/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经济参考报:小散“挖矿”仍未绝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