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元宇宙首展在青岛开幕]1月22日,由中科院海洋所、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科院海洋元宇宙展在青岛开幕。本次展览是全国巡展的首场展览,利用AR、MR、裸眼3D等技术,打造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海洋元宇宙沉浸场景,全方位展示海洋的奇幻瑰丽。本次展览共设置了5大展项,利用AR等技术手段,在春节期间邀请岛城市民走进元宇宙场景,在“海洋元宇宙”中体验与互动,感受数字与创意的魅力。(青岛日报社)
相关快讯:
声音 | 中科院院士王光谦:结合区块链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首届中国节水论坛” 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认为,数字水权核心就是把资源水变成商品水,结合区块链用记账技术保证数据不丢失,把每一方水管理起来,通过确权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增强节水主动感和获得感。“节约用水的人有收益,提供商品水的能赚钱,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上海证券报)[12/11/2019 12:00:00 AM]
声音 | 中科院专家: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围网”,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据澎湃新闻消息,在9月4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举行十三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史吉平在发言中建议,可建立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非可视、非可触、非可感的“虚拟”围网监控体系(简称数字围网)。具体包括: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智慧监管大脑;基于跨行业的数据分析进行精细化监管;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单据信息追溯、核验及虚假交易等监管难题等。[9/5/2019 12:00:00 AM]
声音 | 中科院计算所教授孙毅:用学科交叉思维推动高通量区块链研发: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教授孙毅就区块链的性能问题表示,区块链性能最重要的指标是吞吐量,就联盟链而言,目前仅仅能做到每秒几百上千笔的吞吐量。区块链目前的系统性能与我们高频大规模使用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研发高通量的区块链技术,他提出三点:要软硬件结合、信息领域内部区块链和其他的学科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10/9/2018 12:00:00 AM]
郑重声明: 中科院海洋元宇宙首展在青岛开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