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移动式元宇宙对网络性能提出四大需求]3月26日消息,在全球6G技术大会的“6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圆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在演讲中提到,移动式元宇宙对网络性能提出了四大需求:
一、在时延方面,在元宇宙中实现XR和触感业务协同、全息感知通信等技术的目标愿景是实现1ms端到端时延。
二、在处理算力需求方面,元宇宙相关技术实现依靠超强算力,需达到AR/VR:3900、区块链:5500、Al:16000(单位:EFLPOS)1级别算力以处理连续长周期、突发短周期智能服务。
三、在泛在缓存需求方面,元宇宙中的内容预测及分发、视觉触觉回放等功能要求实现全网泛在缓存以配合业务计算处理。
四、在随时随地接入处理方面,元宇宙用户需要随时接入网络并确保移动性QoE,业务需要即时响应计算处理并提供QoS保障。(中国电子报)
相关快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区块链产业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其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表示,区块链技术是非常有价值、有前景的一种应用技术,在新一轮的区块链发展浪潮下,区块链的产业发展更需要厘清相关问题、深度挖掘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南京晨报)[6/19/2020 12:00:00 AM]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陈纯院士: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0月12日,2019 CCF区块链技术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工程院陈纯院士在题为“联盟链关键技术与区块链的监管挑战”的演讲中表示,传统信息系统与区块链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区块链系统需要通过链下系统扩展计算和存储能力;另一方面,现有系统(链下)需要与区块链系统对接以解决信息孤岛、防篡改等问题,这就要求链上链下数据能够有效协同,以确保链上链下数据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他还指出,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外对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技术研究包括侧链和状态通道、跨链技术、链下计算和链下存储。(巴比特)[10/12/2019 12:00:00 AM]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在数学模型上加上大数据和区块链:据第一财经消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研究的是Why(为什么),而工程探究的是How(怎样),也就是怎样将一项科研成果落地形成产业。核心有两点,第一点,是要有监管机制,因为人不是神,所以人是会犯错的。第二点他说到:“要有团队的精神,工程特别强调团队的精神。还有特别是在今天大数据时代,以前我们传统的搞技术就是搞数学模型,今天光靠数学模型不够,要在数学模型上加上大数据,还要加上区块链。”[7/31/2019 12:00:00 AM]
郑重声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移动式元宇宙对网络性能提出四大需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